期刊名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主辦單位:吉林大學
國內刊號:CN:22-1063/C
國際刊號:ISSN:0257-2834
出刊日期:雙月
期刊級別:(2021)復合影響因子:2.756
(2021)綜合影響因子:1.256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21-2022)來源期刊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期刊榮譽: 社科雙效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首屆全國優秀社科期刊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創刊于1955年7月,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于1955年,雙月刊,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 學報編輯部出版?!都执髮W社會科學學報》以弘揚先進文化、繁榮學術研究為己任,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倡導學術觀點創新、學術體系創新和研究方 法創新,努力為提出新理論、形成新學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論平臺。在辦刊上注重思想性與學術性的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科學性與時代性的統一,既傾 心探索學術理論,又密切把握時代脈搏,追蹤學術熱點,關注理論前沿,走一條理論聯系實際、學術結合時代之路,刊發了一批在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的學術力作, 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和特色,以高雅的學術品位和嚴謹的學風,在學術界和期刊界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學報遵循吉林大學“求實創新,勵志圖 強”的校訓,倡導潛心鉆研,實事求是,厚積薄發的嚴謹學風,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立足本校,面向國內外,刊發了一批在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的學術力 作,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和特色。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創刊于1955年7月,是在著名教育家、東北人民大學校長匡亞明先生的親自指導下創辦的。創刊時刊名為《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 報》,匡亞明校長在創刊號上親自撰寫了題為《進一步開展學術研究和學術批判工作》的發刊詞?!稏|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由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委員會編 輯出版季刊,首任主編是著名經濟學家關夢覺教授。1958年,東北人民大學更名為吉林大學,《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科學學報》也從1958年第3期起更名為 《吉林大學人文科學學報》,出版季刊至1960年第3期。1960年第4期起易名為《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出版季刊至1964年。1965年休刊一 年。1966年易名為《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繼續出版季刊,由吉林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主編由吉林大學副校長何禮同志兼任。但由于受“文 革”的干擾,1966年只出版1期。1967至1972年???年。1973年學報復刊,刊名為《吉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出版季刊至1974 年底。1975年,《吉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確定為中共吉林省委的理論刊物,易名為《理論學習》,由理論學習編輯部編輯出版雙月刊至1976 年底,1977年改出月刊一年,1978年又改出雙月刊。從1978年5期起,改名為《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出版雙月刊至1979年底。從 1980年第1期起改為現名《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出版雙月刊至今。
期刊主要欄目設置:依托本校的學科優勢,開設“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東北亞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邊疆考 古與華夏文明”、“數量經濟理論及應用”等特色欄目和 “探索當代中國哲學的道路”、“法律全球化研究”、“政治文明與政府治理”等專題欄目,面向國內外學者征集優秀稿件,努力把特色專欄辦成反映本領域最新研 究成果的前沿陣地,根據學術熱點和時代特點不斷推出專題欄目。
期刊主要報道內容:注重反映本校及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政治學、哲學、法學、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語言學、社會學以及日本、朝鮮、俄羅斯、美國問題研究等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著眼于應用科學,積極反映研究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有關重大問題的研究成果。
期刊數據庫收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期刊主要榮譽:1995年在首屆全國社會科學期刊獎評選活動中,榮獲“優秀社科學術理論期刊獎提名獎”;1999 年、2002年連續兩屆被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評為“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多年來連續獲得“東北三省優秀社科期刊”和“吉林省社會科學十佳期刊”的榮譽 稱號;2004年在“第一屆北方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十佳”期刊。尤其是在教育部啟動的名刊建設工程中,經過專家的嚴格評審,于2003年底首批 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建設工程。
最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