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大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經過了一個初步的治療并已達到我們可以進行出院的條件,但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他們仍存在諸多的護理服務需求未得到真正的滿足,如出院指導、基本的護理操作、病情監測與指導等問題。因此,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意義重大。其服務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線上健康發展教育與咨詢、遠程監護和“互聯網+”護理人員上門服務。
1線上健康教育與咨詢
由于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高科技產品遍布我們的生活,智能手機得到廣泛應用,老年人開始使用智能手機。而在國外,“互聯網+護理服務”發展歷史悠久,各方面相對完善,有專門的移動應用。然而在我國,“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目前還處于萌芽階段,各方面還不完善。國內研究已有的“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有U護、醫護到家、金牌護士等,患者我們可以同時通過微信平臺來接受健康教育、獲取自己疾病的相關理論知識。在微信上提出自己的健康問題后,醫務人員可以在網上回答和指導他們,醫務人員可以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對人們進行教育,使他們能夠接收到有關健康問題的新聞和知識,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素養、促進疾病預后,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
2遠程監護、
護士可以遠程監控老年慢性病患者。所謂遠程監護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運用一些常規通信系統軟件(微信、微博)、移動健康發展應用程序APP、網絡技術平臺、患者安全管理網絡等長期遠距離的記錄、監測、分析我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狀況,并根據我們這些問題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一方面護理工作人員可以在移動電子設備中人工輸入病人的有關疾病相關信息,此方式在國外發展較為常用。Dounavi等發現在移動設備中記錄患者的一些基本疾病信息如體重、飲食情況、運動等,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這種方法雖然方便醫務人員獲取患者信息,但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實施起來比較困難,因為手工輸入數據出錯的可能性很大,這也比較麻煩。另一方面護士可以讓老年慢性病患者佩戴便攜的監測設備,通過一些相關數據信息采集系統軟件自動輸入數據并傳輸到至監控管理平臺,方便護理人員及時獲得患者生活狀況。但是這方面的技術經濟要求比較高,目前我國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偟膩碚f,“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潛力很大,可以極大地促進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但需要在技術上不斷改進。
3“互聯網+”上門護理服務
對于“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發展,護士上門服務將成為我們一種重要趨勢,“互聯網+”上門護理服務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互聯網+”上門護理服務主要提供一些基礎護理操作(口腔護理、肌內注射、靜脈采血、造口袋護理等)和??谱o理(PICC的維護、造口護理、關節功能恢復指導、康復護理等)。“互聯網+護理服務”不僅可以減輕臨床護理人力資源短缺的壓力,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量,還可以提升護士自身能力,有效緩解基層醫院護士短缺問題。然而,“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發展情況在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美國發展較早,其家庭護理服務也逐漸成熟,擁有廣泛的服務機構和服務市場,人們使用的家庭護理服務也較多。其中美國“互聯網+”上門護理服務機構已超過17萬個, 其中的服務人員占美國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的的5.8%, 大約有760萬人在家接受上門護理服務人員提供的醫療服務。截至2016年,紐約探訪護士服務在美國經營了39家家庭護理臨終關懷機構,它于1893年建立 ,是美國最大的非營利居家醫療護理機構。在印度Protea Medical是最大的上門醫療與家庭護理公司,成立于2013年, 該公司的護理服務已覆蓋了印度的幾十個城市, 有著眾多的員工團隊和諸多的服務對象, 每月提供上萬次上門護理服務。上門護理在日本也較為普及,日本企業對于中國老年患者護理、臨終護理的重視性很高,很早就對于我國老年人建立了一個健全護理保險公司制度,增加對老年人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