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楠木歷史回顧
楠木古稱皇木,在竹溪被稱為“貢木”,是因為竹溪種植楠木歷史久遠,竹溪楠木材質是楠木中的極品。早在公元1557年,紫禁城失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焚毀。次年重建,至1561年完工。在這次重建中征用了竹溪縣的楠木。至今,竹溪縣新洲鎮仍有一片保存完好的金絲楠木,它們是當年故宮重修時征用楠木的“后裔”,如今是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2 楠木材質重要意義
楠木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我國被譽為國木,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其材質厚重圓潤、溫存柔和、質地緊致且色澤光亮偏金黃。因其特殊的顏色、自帶芬芳襲人的清香且歷經日月耐蟲蛀水腐,歷來是高檔家具、建筑的上等木料,被譽為“中華第一材”“木中金子”。
楠木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是上等珍貴用材樹種。而竹溪金絲楠木屬楠木家族中的上品,材質硬重,色澤橙黃,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光澤感猶如綢緞,收縮性小,有陣陣幽香,水不浸、蚊不穴,經千年不腐不朽,歷久彌新。據《博物要覽》中記載:“金絲楠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材質細密,松軟,色黃褐微綠,向明視之,有波浪形木紋,橫豎金絲,爍爍可愛。”木紋呈金絲光澤者,通稱金絲楠。金絲楠,其美異常,蓋世獨一,自古便是皇室建筑用材,因而有“皇木”之稱。楠木心材淡黃褐色,有香氣,紋理直,結構細致,耐腐朽,為高級家具、建筑、造船的優良用材,一類商品材,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樹種。
楠木(楨楠)為高大喬木,樹干通直,樹皮灰色,一年四季常青,枝繁葉茂,樹型美觀,對園林城市建設而言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和綠化價值,多栽培在路邊、宅旁、廟宇、公園等。楠木的枝葉中含有芳香油,通過蒸餾提取的楠木油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香料,中醫認為久居楠香之屋內,有舒筋活絡、養血補氣、靜心安神的養生功效。此外,楠木本身也是一味祛疾除患的良藥,可以治療水腫,化解體寒,能夠與其他中藥搭配,也可以單獨成為藥材使用,是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