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進牦牛品種改良工作
1.1 健全牦牛良種繁育推廣體系
根據拉薩市牦牛產業發展需求,科學布局,精準施策,采取冷配和本交齊頭推進的方式,深入開展牦牛本品種選育工作。在西藏自治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拉薩市牦牛主產區先后建成當雄縣牦牛凍精站、林周縣牦牛良種場和墨竹工卡縣斯布牦牛原種場,以點帶面、以面成片開展牦牛本品種改良任務。當雄縣牦牛凍精站自建站以來,充分發揮全區第一個牦牛凍精站的作用,累計生產亞東帕里、墨竹斯布、嘉黎娘亞、青海大通、當雄高原牦牛及半血野牦牛等6個良種品系細管凍精并成功推廣50多萬粒(劑),人工授精9100多頭,受胎率達60%以上,改良牦牛生產性能提高10-20%,逐步改善了本地牦牛的生產性能,擴大了良種覆蓋率。林周縣牦牛良種場完成以斯布牦牛為父本和以亞東帕里牦牛為父本的兩個選育體系,全縣選育代數達到四代以上,牦牛良種選育面達到100%,選育率達到68.7%,每年面向全區推廣良種種公牛500頭以上。墨竹工卡縣斯布牦牛原種場面向全區年均推廣良種種公牛400頭以上,斯布牦牛通過了國家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認證,實現了我市牦牛地理標志的零突破。
1.2 牦牛種業科技水平不斷提升
為加快品種改良工作速度,提高質量,拉薩市邀請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畜牧科學研究所專家在當雄縣舉辦牦牛改良技術培訓,累計培訓專業技術人員210人(次),進一步提高了當地牦牛改良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快了拉薩市牦牛改良技術推廣應用步伐。.1.3 牦牛經濟雜交工作有序開展
為將犏牛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自2019年5月起,在拉薩市篩選適合參配的基礎母犏牛,開展犏牛和安格斯牛“三元雜交”工作。截止2021年11月底已累計產犢存活數421頭,雜交后代的產肉性能和經濟效益凸顯,加快了種業促進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進程。
1.4 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
拉薩市政府制定了《關于扶持青稞、牦牛、奶業等重點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意見》,對開展牦牛人工授精配種的每頭給予400元補貼,對引進優質種牦牛從事繁育推廣的給予1000元補貼,為推進全市牦牛良種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牦牛種公牛良種補貼項目(每頭種公牛補貼4000元),年推廣良種牦牛700頭以上,鼓勵養殖戶飼養優良品種,提升牦牛個體生產性能。投資100萬元,改擴建拉薩市畜牧獸醫總站液氮生產間,向周邊地市及各縣(區)年提供液氮7500立方,進一步推動了牦牛冷配工作的順利進行。
1.5 打造林周縣牦牛繁育基地
針對本地牦牛品種改良中存在的短板,2021年拉薩市整合資源,在林周縣啟動牦牛規?;挤N繁育基地建設,組建牦牛良種繁育專家工作站,鞏固提升林周縣牦牛良種場和現有的6個牦牛養殖合作社、200個擴繁示范戶,新增牦牛養殖合作社4家、擴繁示范戶150家,向全市提供優良種畜,提升本地牦牛產品的供給能力。目前,已在昌都類烏齊縣、那曲嘉黎縣、日喀則亞東縣及林周縣購置良種牦牛3754頭。